Ordinary People 凡夫俗子


這是一部老片了( 1980  美國片 )



述說一個家庭遭遇喪失一位家庭成員( 家中長子 )


對其他成員的改變


本來這個家庭應該算是幸福快樂的


但是當一年前 conrad 和他的哥哥 buck


一同玩風帆船遇上大風暴而將哥哥 buck 溺死之後


這個家庭變得很不一樣

 


故事開始在一群唱詩班的年輕人


搭配著卡農這首曲子


鏡頭最後停在 conrad 的臉上


由他用一種過份用力的表情唱完最後一句


然後他滿臉驚恐的從夢裡醒來

 

運鏡的方式讓人在電影一開始就很容易確認主角是哪一位

 

故事一開始你很容易察覺 conrad 似乎有精神上的問題


他好像容易緊張、反應過度、無法入睡、注意力不集中等等


感覺情緒控制有點問題


原來是他已經住在精神病院裡四個月後回到家了


但顯然他的精神( 或者說是情緒 )問題並未獲得解決


在早餐桌上


父親如常的關心他的睡眠、學校生活


conrad 並沒有說實話--他睡的不好、和朋友無法相處


母親做了他愛吃的法式吐司


但是 conrad 一說他不知道他想不想吃早餐時


母親立刻將早餐拿去倒掉


馬上告訴他--不想吃就不用勉強


雖然母親用了很平和的語氣說話


但是可以感覺到 conrad 的壓力來自母親


也許那場意外讓 conrad 感覺到母親責怪自己


 

 

在劇情的前幾分鐘,就可以感覺出這個家庭的相處模式是很有問題的。


我原本以為單純是兒子不知道遭遇了什麼事情,導致憂鬱。


很快的就可以發現,這個兒子的心理狀態有問題和母親是有很大關係的。


在這時候,故事還沒提到那場意外,


但是卻已經可以感受到這個家庭裡有某件事情,


正藏在裡頭隱而不談。


導演並不是一開始就把整個問題呈現出來


而是經由這個家庭每個成員的生活表現去拼湊出那場意外帶來的改變


 


conrad 在意外發生後選擇了割腕


一隻手腕有三條"直的"疤痕


( 說實話,在台灣看過很多橫的疤痕,直的疤痕真的讓我挺驚訝的 )


兩隻手共有六條


當然會被送進精神病院接受治療


 


劇裡有一個救護人員說道


傷口是直的


他是玩真的


我很訝異


所以意思是割橫的比較不容易死嗎?


 


出院後他必須面對的是從新回到真實的世界


回到學校唸書他注意力無法集中



和從前的朋友( 那些朋友都是以前他和哥哥一起玩的朋友 )相處


他感到不自在



回到他本來就參加的游泳隊容易讓他想起他和哥哥一起溺水、而哥哥死了



在他發現他真的很難適應這真實的世界時


他聽從了父親的建議


去找了一位心理醫生 berger


並訂好了每週兩次的會面時間


他的父親對於他肯走出這一步抱持正面態度


但母親卻似乎極為不屑


並且認為兒子看心理醫生是一件家裡的醜事


非常不願意讓她的朋友們知道


 


但是我對於 conrad 願意去找心理醫生


還是給予很大的肯定


他還是願意給自己機會


願意為自己找一個救生圈


雖然父親有表達希望他去看心理醫生的意思


卻沒有強迫他


也或許是他在那場意外之後


也更想要討好父母親


想要表現的更順從


但不管哪個角度


故事總是要繼續


所以心理醫生就出場了


 


父親對於 conrad 的改變是變得更加關心 conrad 


但對 conrad 來說似乎是一種壓力


因為 conrad 也希望自己能夠好好站起來


不再情緒失控


以至於他每次跌倒時更加對自己失望


因為感覺自己做不到控制自己的情緒


辜負了父親的期望


父親對於太太則是盡力的滿足太太的要求


陪伴太太外出遊玩、參加朋友的宴會、打高爾夫球


但是兩人卻從不討論對大兒子過世之後雙方的心理狀態


使得父親總是感覺太太似乎築了一道無形的牆在兩人的中間


他無法得知太太歡笑背後的真正感覺


他知道太太心底一定有些什麼隱藏起來的感覺


卻無法觸摸到


好像太太將所有美好的部分都隨著大兒子的過世一起埋葬了


到後來連父親都去見了心理醫生 berger


醫生建議他帶著太太一起來諮商


但是太太強烈的拒絕了


 


母親的內心世界則是最少被描述的


這位母親在別人面前總是歡笑、和善、堅強的


只有在觸及小兒子的憂鬱症時顯得防衛心理很重


在她將 conrad 的病情解釋為可恥的同時


我想她應是為自己內心底層也有同樣的心情


或是同樣有想放棄自己的衝動感到可恥


( 雖然電影裡完全沒有表現出母親有這種衝動,


但是我個人的感覺卻是她其實有。或者這也是我個人的投射吧!)



也許 conrad 的表現其實是反映出母親心裡的期待


 


每個人的角度不同,卻是相輔相成的。


例如母親會覺得自己無法保護孩子的安全而感到自責,


覺得自己才是該死的那ㄧ個。


conrad 則是感到自己沒有救到哥哥而自責,


感覺應該是開朗活潑的哥哥活著,而不是自己這個黏著哥哥的跟屁蟲活下來。


當母親和孩子各自這樣感覺時,其實互相的影響更是加乘。


孩子不但覺得自己該死,甚至認為母親也覺得該死的是自己。


母親則除了自責之外,面對小兒子的自殘,


可能感覺小兒子也在用生命責怪她何以未能保護哥哥的生命。


面對這樣龐大的壓力,這位母親選擇以逃避來解決問題,


卻讓情緒在心底發酵。 conrad  的情緒顯現出來,家人可以用醫療方式解決。


但母親將情緒隱藏起來卻更是整個家庭裡悶悶的燒著的壓力鍋。


我大膽的假設這如果是一個真實的家庭情況,


如果先發病的是母親而不是兒子,


或許兒子的表現會變得和母親對調。


 


母親表現出日子應該如常的過下去


卻在家裡保留了 buck 的房間


乾淨整齊的像他從未離開一樣


也許她表現的堅強超過了她可以忍耐的範圍


導致即使她用一種平常的語氣說話


conrad 和他父親也仍可感受到其憤怒及憂傷


卻無法與她溝通


因為她拒絕溝通內心深處的感受


 


這再次讓我想起,很多時候,我們隱藏起自己的情緒,


總是以為使用和平的語氣就可以隱藏內心的怒氣、憂傷、沮喪、委屈,


卻不知道最親近的人卻能感受於無形。


也許是你的眼角挑了一下,也許是講話的音調比平常高了1/4個音階,


也許正是因為隱藏的太好,越是令對方感覺到窒息。


無論如何,隱藏起某些情緒而不去溝通,就正是情緒的累積。


你以為別人都感覺不到,卻不知道即使你沒有說出口的事情,


或是打死不認的事情,會透過各種管道讓對方感受到。



 


conrad 在與心理醫生談話的期間


想起了醫院裡他的一位好朋友Karen



他約了她出來


兩位同是病友的病人在真實的世界裡互相問候


但是顯然 Karen 對於這次的會面有點緊張


匆忙的給予 conrad 鼓勵之後就走了


於是 conrad 繼續在生活中尋找生活下去的方式


試圖和母親拉近距離卻徒勞無功


試圖繼續游泳隊的練習卻又放棄


所幸他的唱詩班裡有一位漂亮又令他心動的女孩主動的靠近他


讓他的生活有了些許的改變


他盡量讓自己在這個女孩的面前表現的正常


當他感覺到生活有些進步時


他想告訴他的病友 Karen


但是 Karen 的家人總是告訴他


她出門了


但他還是委託她的家人轉告 Karen


他的生活好多了


也許這是他尋求的依靠


那就像是要告訴深層的、有病的、理性的自己一樣


我好多了


 


這好像是一種人都會有的通病同病相憐。


有時候同病相憐的人正是藉由同情對方來同情自己,


就像有時候幫助別人是幫助自己一樣,


也像某時候我們以為傷害自己就像傷害他人一樣。


我們在需要的時候,會自行尋找一種可以讓自己依靠的人、事、物。


不管那個人適不適合 ( 例如當對方是有伴侶的情況下 )


不管那件事情多麼荒謬 ( 例如靠著偷竊來滿足心理上的空虛感 )


不管那件物品有沒有用處例如有了結婚鑽戒就代表愛情永不凋謝 )


我們是否常常將希望寄託在除了自己以外的人、事、物上?


我們是否因為不願意為自己負責任,或是害怕為自己負責任,


或是不知道該如何為自己負責任而在心理上依賴其他東西上頭?


我得說,這個方式有時候是好的。


但是決不能是生命的全部。



 


conrad 繼續著和心理醫生的對談


從剛開始的抗拒對外人形容自己的心情


無法整理出自己到底要說些什麼


到後來比較能夠說出自己對於父親、母親、生活上的感覺


說出自己感到母親不愛自己


雖然父親愛他


但他感覺父親的愛只是因為責任


卻不是因為自己值得被愛


醫生指出他心理上的盲點


讓他發現除了他自己覺得母親會不原諒他之外


他也不原諒母親


也不原諒自己


一切問題也許不只單方面的有問題


也許不是自己想出來的那樣


他可以更多方面的去思考許多事情


也許站在父親或母親的角度


或是站在客觀公平理性的角度


 


是的,在遭遇一些困難和挫折時,人往往覺得自己是不值得被愛的。


但是當潛意識這樣感覺的時候,表現出來的卻常常是讓他人感覺到你的沮喪。


當對方這樣感受到的時候,你最需要的愛就會真正的不見了。


因為對方並不知道如何給予你要的愛。


就像一種意念似的,你越覺得自己不值得被愛,你就真的不會感受到愛。


我們都知道事情該是如何,什麼是好,什麼是壞。


要有禮貌,要有愛心,要有同理心,要有憐憫心,不要傷害別人或是自己。


這些學校都有教過了,但為什麼我們還是做些錯事?


換個立場,換個角度,也許一切都會不一樣。


說起來多麼容易,但你可有想過做起來有多麼困難。


有的時候,我們害怕承認一些事情。


我們害怕面對心底的感覺,那些瘋狂的、傷人的、惡毒的、


自我的、無助的、忌妒的、憤恨的。


是否正是因為我們知道什麼是


例如惡毒是不好的、忌妒是幼稚的........


所以我們容易否認我們內心那些不好的成分。



 


緊接著聖誕假期來臨了


conrad 的父母安排了外地的旅遊


讓他和祖父母一同居住幾天


在他和心儀女孩約會感覺糟糕之後


他打了電話給 karen


卻得知 karen 自殺過世的消息


他再一次的崩潰了


 


( 他不知道為什麼 karen 在上次見面時,還能那樣鼓勵他,


希望大家都能有個美好的聖誕節。她卻在這個時候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


他再次感到自己被拋棄,一種頓失依靠的感覺。


也許他把上次見到健康的、樂觀的 karen 投射成


如果她能夠保持健康樂觀的生活,自己也可以的狀態。


所以 conrad 再一次受到嚴重打擊,並且再一次感受到自己的無力,


無法救助自己的哥哥,也無法救助自己的朋友。)



 


半夜急著找心理醫師 berger


他快瘋了


在奔跑前往醫師診所時


導演這時才把那場意外完整的呈現出來


conrad 終於對著醫師把那些困擾他的事情喊出來


他認為自己該為那場意外負責任


但是他也對於 buck 沒有緊抓著他的手感到生氣


他對於哥哥要他堅持但是哥哥卻沒有堅持下去感到生氣


他甚至感覺到自己對於死去的哥哥生氣而生氣


在這裡頭 conrad 甚至是把醫生當作哥哥在對話


而醫生也順勢用哥哥的身分( 角色扮演 or 空椅法  )告訴 conrad


這一切是意外


不是誰的錯


conrad 不需要這樣懲罰自己


接著 conrad 說出 karen 自殺的事情


conrad 慣常的覺得這是自己的錯誤


身為病友


他應該要更注意 karen 的情緒


他應該在他找不到她時就要發現她又跌倒了


他應該要更多的給予 karen 關心


就不會導致發生這樣的事情


醫生問 conrad 他是不是連 karen 的死也感覺需要負責任


醫生要 conrad 回想自己覺得自己錯在哪裡


如果 conrad 覺得自己有錯的話


 


答案卻是 conrad 只是比較堅強


他在那場意外中熬過來了


也正如 karen 放棄了自己的生命


conrad 感覺罪惡只是因為自己還活著


自己還在堅強的活著


 


其實看到這裡心裡很沉重,很多時候我們有情緒。


很多時候我們的朋友有情緒。


很多時候的很多情緒是很沉重的,不是幾句安慰的話可以解決的。


人悲傷時容易生病,快樂時容易空虛。


我們的生活總不可能永遠在快樂的雲端上。


但如何面對不快樂的情況,如何轉換自己的心境以及如何安慰悲傷的朋友,


這些都是我們人生中的課題。


我喜歡那位心理醫生在扮演哥哥的腳色中,


可以很清楚的告訴 conrad 這一切是意外,不是誰的錯。


但是現實生活裡,要解決另一個人的心結卻不能像電影裡一樣簡單。


但是有一個意外的衝突,也代表了有一個解決衝突的機會。


這也是一切悶到極點的壓力獲得解決的好時機。


所以俗話說,危機就是轉機,不無幾分道理的。



 


經過這次的談話之後


conrad 似乎好了些


他去找了那個令他心儀的女孩


兩人重修舊好


當父母親回到家裡時


他誠懇的告訴父母他很高興見到他們回到家來


雖然母親對於他的告白面無表情


但是他依然勇敢的走上前去


擁抱了母親一會兒


母親就那樣傻住了


 


當天夜裡


母親半夜發現父親躲在樓下哭泣


父親終於對母親說出


那道她築起的高牆


讓他不知道她到底在想什麼


也讓他變得不了解她


甚至嚴重到他已經不曉得自己愛不愛她了


母親聽完父親這段陳述後


上樓回房


收拾自己的行李


清晨就離家了


 


conrad 發現母親離家後


他下樓詢問父親


兩個人在庭院裡對話


conrad 覺得母親一定是因為他而離家


父親卻告訴他


不要這樣對待你自己


你不應該對自己這麼苛刻


父子間坦承的對話很令人動容


 


雖然故事結束在母親離家了


但我個人的感覺卻是這個家庭還是有希望合好的。


因為起碼有一個人的問題被解決了。


可能我是個樂觀的人。( 大部分時候 )


雖然我認為母親這個角色的問題比兒子更加嚴重,


但是對整個家庭來說,問題的確是少了一些。


這是一部很探討喪親家庭的電影。


很好看,也很值得看。最後 conrad 告訴父親他其實很崇拜父親


對話結束在  


我愛你


我也愛你


 


片尾又響起卡農這曲子


卡農這首曲子聽起來其實又悲傷又溫馨當然,這是個人感覺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朵莉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